草豆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为歪头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为歪头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验方。见《新编中成药手册》。珍珠、牛黄、冰片、黄连、甘草、青黛。为细末,外用适量,吹敷患处。功能清热解毒。治咽喉肿痛,口腔糜烂,牙龈疼痛,鼻窦脓肿,耳内流脓,皮肤溃烂等。
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即走黄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七。即代指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隋代医药学家。撰有《灵秀本草图》六卷,已佚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。系指听力良好,示肾气充足。参见耳目聪明条。
旧病名。《女科辑要》卷五:“儿手先出者,名曰讨盐生。”相传产时儿手先下,产婆以盐半分涂儿手心,儿手即缩回,故名讨盐生。相当于横产。此法现已废用。参见横产条。
【介绍】:见朱丹山条。
【介绍】:西汉时医家。曾任济北王的太医令,并向淳于意学习医术。
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卷二十八。系指喉痹之因于阴虚者。若因肾阴亏损者,症见咽干少津,咽喉微痛而渴欲饮水不解,至夜尤甚,或耳鸣盗汗,腰膝酸软,牙龈出血,尺脉无力等。故张景岳云:“阴虚喉痹,其证亦内
经脉生理特点。出《灵枢·根结》。厥阴是阴经之里,故为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