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十一。指膈以上蕴热所致的衄血。《证治要诀·诸血门》:“上膈极热而衄者,金沸草散去麻黄、半夏,加茅花如荆芥数。”《张氏医通·衄血》:“六脉俱大,按之空虚,心动面赤,善惊上热,乃
即膜原。《灵枢·岁露论》:“其内搏于五脏,横连募原。”详膜原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新方八阵》卷五十一。即寿脾煎,见该条。
温阳法之一。治疗肝肾虚寒引起的小腹疼痛,疝气等。常用当归、肉桂、小茴香、沉香、吴茱萸等,如暖肝煎(见《景岳全书》)。
痰证之一种。①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痰病尤多生于脾,……留于胃脘,多呕吐吞酸,嘈杂上冲,头面烘热,名曰火痰。”②即热痰,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痰饮源流》,详该条;③即外感燥痰,见《症因脉治·痰症论》。详该条
眼科手术器械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钢铁制作(见图110),用以剔除外障之膜翳等。图110
人体部位名。《伤科汇纂》卷一:“节者骨之节髎也。”即关节,详该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水菖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要诀类方》卷一。人参、茯苓、熟附子、木香、肉豆蔻、白术。水煎服。治溏泄。
出《尔雅》。为白术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