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石见穿之别名,详该条。
焦,在此指脊椎棘突;十一焦,即十一、十二胸椎棘突间。《灵枢·背腧》:“脾腧在十一焦之间。”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秫米之别各,详该条。
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白珠红肿,长垂若舌卷下舐。”参见形如虾座条。
出《本经逢原》。为蚌泪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。即坠睛。详该条。
出《幼科全书》。即胎怯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简称《类聚方》,2600卷,已佚。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八方。远志、白芍药、黄芪、白术各一两半,熟地黄、人参、五味子、川芎、当归、山药各二两,陈皮八钱,茯苓七钱,生地黄五钱,山茱萸四钱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服。功能补肝血。治筋极,数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