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脏腑相合

脏腑相合

指脏与腑之间的互相联系和影响。人体脏与腑的配合,体现了阴阳表里相输相应的关系。脏的经脉连于腑,腑的经脉络于脏,彼此经气相通,互相作用;脏行气于腑腑输精于脏,病变时又互相影响,互相传变。《灵枢·本脏》:“肺合大肠大肠者,皮其应;心合小肠小肠者,脉其应;肝合胆,胆者,筋其应;脾合胃,胃者,肉其应;肾合三焦膀胱,三焦膀胱者,腠理毫毛其应。”后世还以心包络合三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台花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三对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松木节

    见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松节,详该条。

  • 太医院宣使

    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7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
  • 黄帝明堂灸经

    针灸著作。有一卷本及三卷本两种,内容全同。本书约为北宋末书商抄录《太平圣惠方》卷100中的《明堂灸经》及《小儿明堂灸经》的全文,改题此名刊行者。原书系唐代佚名氏撰,书中分别记载成人及小儿常用要穴的灸治

  • 代荣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医鉴》1卷,已佚。

  • 皂角丸

    ①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六方。皂角、枳壳、羌活、桑白皮、槟榔、制杏仁、麻仁、防风、白芷、陈皮各等分。为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五丸,温水或蜜汤吞下。治风秘。②《奇效良方》卷二十九方。炙皂角子、枳壳(

  • 脾志思

    思为脾之志。人的思虚与脾有关,思虑过度则伤脾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脾……在志为思。”

  • 水灸

    推拿方法。其法用刺激性药物擦脊背,多用于治疗痨瘵。《理瀹骈文》:“痨瘵,用大蒜擦脊梁,名水灸。”清·邹俪笙《外治寿世方·劳伤》:“治劳病人未气虚者,水灸法:……尾闾起,擦上至大椎,又从大椎起擦下至尾沟

  • 皓华

    气功术语。肺神的代名词。《简易方》:“肺名皓华。”

  • 油菜子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芸薹子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