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八。五疳之一。详五疳条。
大便稀薄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病腹满溏泄。”《脉经》:“腹胀如水状,大便必黑,时溏。”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千日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腰俞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因阴血亏虚、经脉凝涩所致的腹痛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血虚腹痛之症,偎偎作痛,如细筋牵引,下引小腹,上行肋梢,肢体瘦弱,面色痿黄,腹虽痛而不饱闷,痛无定处,此血虚腹痛之症也。”《证治汇补·腹痛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多生于唇、口及手掌指节间,初生一点红黄小皰,痒痛间作,左右肢体麻木,重则寒热交作,头晕眼花,心烦发躁,言语昏愦,此属心经毒火而成。治同疔疮。
见本草纲目万方类编条。
见伤寒缵论、伤寒绪论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瘖。详见瘖条。
即九转黄精丹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