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胞寒不孕

胞寒不孕

病证名。又名宫冷不孕胞冷无子子脏冷无子下部冰冷不孕。病因肾阳不足,寒自内生,胞宫失于温煦;或经期调摄不慎,风寒客于胞中,以致胞宫寒冷,难以摄精而致不孕。多伴有小腹寒冷,形寒肢冷,经行后期等症。因肾阳不足者,兼见腰痠腿软,小便清长,治宜温阳补肾,方用桂附八味丸温胞饮(白术巴戟肉、人参山药芡实杜仲、兔丝子、附子肉桂补骨脂);因风寒内客者,兼见小腹胀拒按,治宜温经助阳,煖宫祛寒,方用艾附煖宫丸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垂帘膜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:“赤膜下垂,由客邪所攻,致赤膜从上生而下遮黑睛,名垂帘膜。”详赤膜下垂条。

  • 动暑

    病证名。《温热类编》卷三:“阳暑,即动暑。”详阳暑条。

  • 疠疡

    病名。出《疠疡机要》卷上。即疠风。见该条。

  • 豆豉

    见《本经疏证》。即淡豆豉,详该条。

  • 鬼禄

    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悬命,见该条。

  • 蚌清水

    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蚌泪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脉影图说

    见人元脉影归指图说条。

  • 蜘蛛背

    手发背之俗称。见该条。

  • 五痹

    五种痹证的总称。出《素问·移精变气论》。①指骨痹、筋痹、脉痹、肌痹(一作肉痹)、皮痹。王冰注:“五痹谓皮、肉、筋、骨、脉之痹也。”《医碥·痹》:“经又分以冬得之为骨痹,春得之为筋痹,夏得之为脉痹,长夏

  • 姚九鼎

    【介绍】:见姚浚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