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胎实不安

胎实不安

病证名。指因邪气盛实所致的胎动不安。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二:“胎实而不安者,惟其素本不虚,而或多郁滞者有之,治宜开之导之,若呕吐不止者,参橘汤(人参陈皮、麦冬、白术厚朴茯苓、炙甘草淡竹叶、姜),停痰加枳壳半夏食滞胀满者,小和中饮(陈皮、茯苓、厚朴、山楂扁豆、甘草、姜);呕吐加半夏,胀加砂仁;肝气滞逆胀满者,解肝煎(陈皮、半夏、厚朴、茯苓、苏叶白芍、砂仁、姜);怒动肝火者,化肝煎(青皮、陈皮、白芍、丹皮栀子泽泻贝母);脾肺气滞上攻作痛者,紫苏饮(大腹皮川芎、白芍、陈皮、苏叶、当归、人参、甘草、姜、葱白);气滞兼痰者,四七汤(半夏、茯苓、苏叶、厚朴、姜);气滞兼火者,枳壳汤(枳壳、黄芩、白术)气滞加陈皮、茯苓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陈亚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,撰《药名诗》,1卷,已佚。

  • 肺朝百脉

    朝,朝向、会合之意。指全身血液都要流经于肺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脉气流经,经气归于肺,肺朝百脉。”肺主气,心主血,由于肺气的贯通百脉,故能协助心脏主持血液循环。《类经》:“经脉流通,必由于气,气主于

  • ①病名。五噎的总称。《医说》卷五:“噎病亦有五种:气噎、忧噎、食噎、劳噎、思噎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否噎病诸候》:“阴阳不和则三焦隔绝,三焦隔绝则津液不利,故令气塞不调理也,是以成噎,此由忧恚所致。忧恚则

  • 小儿药证真诀

    见小儿药证直诀条。

  • 良姜

    出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为高良姜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银杏中毒

    病名。即白果中毒。详该条。

  • 重编张仲景伤寒论证治发明溯源集

    见伤寒溯源集条。

  • 推疣法

    外治法的一种。见《中医外科学》。适用于高出皮面,损害较少的寻常疣及丝状疣。用棉花棒或刮匙(刮匙头部用棉花包裹)使其紧贴疣的根部,与皮肤成30°角,然后向前推之(用力不可过猛,如疣体表面角化过度,则在局

  • 目珠痛

    证名。见《赤水玄珠》卷三。指眼珠痛,参见目痛条。

  • 肾泄

    病名。又名五更泄、五更泻。指肾虚闭藏失职所致的泄泻。见《普济本事方》。《世医得效方》卷五:“安肾丸治肾泄腹痛无定处,似痢非痢,骨痛面黧,腰脚时冷,用七气汤送下。”《寿世保元·泄泻》:“人病泄,每至五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