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肠鸣

肠鸣
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。又称腹鸣。《张氏医通·大小府门》:“《内经》肠鸣有五。一曰脾虚。经云,脾虚则腹满肠鸣,飧泄,食不化。枳实理中汤加木香。二曰中气不足,肠为之苦鸣。六君子汤加木香。三曰邪在大肠。经云,肠中雷鸣,气上冲胸,邪在大肠。半夏泻心汤。四曰土郁。经云,土郁之发,肠鸣而为数后是也。平胃散半夏、木香、茯苓。五曰热胜。经云,少阳在泉热淫所胜,病腹中肠鸣,气上冲胸。葶苈木香散。《金匮》云,腹中寒气,雷鸣切痛,胸腹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。东垣云,如胃寒泄泻,肠鸣,于升阳除湿汤中加益智、半夏各五分,生姜大枣和煎。丹溪云,腹中鸣者,病本于胃,乃火激动其水也。二陈加芩、连、山栀;不应,用胃苓汤加减。肺移寒于肾,为涌水。涌水者,按腹不坚,水气客于大肠,疾行则鸣,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。葶苈丸加木香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颊车

    ①经穴名,代号sT6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别名曲牙,机关、鬼床、齿牙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,咬肌附着部,用力咬牙时,当咬肌隆起处是穴。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一说在“耳后坠下三分”(《扁

  • 霍心田

    【介绍】:见霍恺条。

  • 盘肛痈

    病名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中:“肛门四周红肿作痛……每易成漏,有数处溃开者盘肛痈。”治疗参见肛漏条。

  • 齿蠹

    病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:“又有齿龋者,谓齿蠹也。即齿虫蚀而痛也。”详见齿龋条。

  • 诊脉

    即切脉。详该条。

  • 攻伐,或作伤害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渴则阳气内伐,内伐则热舍于肾。”

  • 金匮要略解

   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。

  • 格食

    证名。指饮食被格拒于外,不得下咽入胃者。《医林绳墨》卷五:“格食者,谓食不能下;格气者,谓气不能通。皆由中气闭塞,痰涎壅滞,聚而不散,如噎膈之状也。得病之因,有为怒气不得发越,食饮不得舒畅,朝暮郁闷,

  • 素灵微蕴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黄元御撰于1800年。本书是作者晚年研究《内经》的心得。黄氏就医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写成26篇医论,包括:胎化解、脏象解、经脉解、脏候解、五色解、五声解、问法解、诊法解、医方解、十篇和喘

  • 脾主四肢

    脾的功能之一。水谷清阳之气由脾气输布,充养四肢,四肢的功能活动,与脾有密切关系。《素问·太阴阳明论》:“四肢皆禀气于胃,而不得至经,必因于脾,乃得禀也。”临床上脾气虚弱则见四肢乏力、消瘦或浮肿;脾受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