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乌泡刺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赤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灸治。《左传》成公十年:“疾不可为也。……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。”
①古代医药官职名。南北朝时期北周以及隋、唐两代的太医署、尚药局内,均设有本职,掌管药物。人数由2~12人不等,唐代主药官阶从六品下。②处方中针对主要病因或主要病机及其主要证候,发挥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,
古医书篇名。《素问·病能论》:“论在《奇恒阴阳》中。”王冰注:“上古经篇名,世本阙。”
病证名。多因经水未绝,肝经血虚,肝气郁久化火,凝滞浊液,渐结成粒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:“淋而出石,谓之石淋。肾主水,水结则化为石,故肾客沙石。肾为热所乘则成淋,肾虚则不能制石,故淋而出石,细者如麻如
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二十。即摊缓。详该条。
见《友渔斋医话六种》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十。即打伤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品汇精要》。为林檎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