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二。多由心肝二经热毒上攻,蕴结不散所致。发于眉至额部,初起肿胀,色黑质硬,剧痛;甚则闷乱呕逆,溃烂成疮。治宜泄火解毒。内服清瘟败毒散,外敷止痛拔毒膏。
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冷热病诸候》。亦称往来寒热。指忽寒忽热,寒与热互相往来,一天可发作数次。《类证活人书》:“往来寒热者,阴阳相胜也。阳不足则先寒后热,阴不足则先热后寒。”如见于伤寒发病过程中,多伴
七怪脉之一。脉象沉实之极,如用指弹石的感觉。
即阳盛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阳胜则阴病。”见阳盛条。
见《药物出产辨》。为山药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缪希雍条。
书名。南京中医学院妇科教研组编。本书分总论、各论两篇,分别介绍妇科学的基本知识、简史,以及调经、带下、孕育、胎前、临产、产后、乳病及杂病等内容,论析辨证和治疗较为简要。1959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。
六吕之一。详六吕、六律条。
见《本草求真》。即香附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白胶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