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科传薪集》方。大黄三两,黄柏一两,黄连三钱,煅石膏二两,炉底灰少许。为细末,黄连水调敷患处。治风毒黄水疮。
见《天宝本草》。为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茴香根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,即产后恶血入心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元赟条。
骨名。相当于肩胛骨的脊柱缘。《伤科汇纂》:“肩胛骨……其下棱骨在背肉内。”
【介绍】:宋代针灸学家。字叔权,瑞安(今浙江瑞安)人。1169年(乾道五年)进士,曾任澧州(今属湖南)教授。他对当时社会上重方药轻针灸的现象表示不满。遂根据长期临证经验,参照《针灸甲乙经》等书,编写成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天枢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顾金寿条。
推拿手法名。见曹锡珍《外伤中医按摩疗法》。用力牵拉患者肢体关节的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