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①食谷即吐。由贲门受伤所致。(《证治准绳》)。②乳食误呛入喉,随即引起的吐逆。
【介绍】:见董汲条。
指灸治。《左传》成公十年:“疾不可为也。……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。”
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意,意念;是五脏精气所化生的情志活动之一,为脾所藏。思虑过度可伤脾,影响脾的健运而出现食欲不振、胸腹痞满等病症。参见五脏所藏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茅膏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一。即眉疽,见该条。
指枣、李、杏、栗、桃等五种果实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五果为助。”
病名。又名转筋霍乱。指霍乱吐利后筋脉挛急者。多因大吐大泻,津液暴失,血气亏损,筋脉失养,或复感风冷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霍乱转筋候》:“霍乱而转筋者,由冷气入于筋故也,足之三阴、三阳之筋,起于人足趾;手
病名。见《古今医鉴》卷九。即走马喉风。见该条。
①五种气味:臊气,焦气,香气,腥气,腐气。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:“天食人以五气。”张景岳注:“天以五气食人者,臊气入肝,焦气入心,香气入脾,腥气入肺,腐气入肾也。”②五运之气,即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