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神仙换骨丹

神仙换骨丹

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七方。大黄白芷槐花川芎防风一两,乳香、没药木香沉香各三钱,苍术二两,草乌(半生,半煨)、细辛苦参各一两五钱,麝香五分,浮萍三两。为细末,用麻黄煎膏,加炼蜜为丸,每丸重二钱,朱砂为衣,每服一丸,酒或葱汤磨服。治鼓槌疯,即寒湿脚气,初起膝间瘦痛,恶寒湿风冷,行走不便,久则肢胫虚弱,骨节大痛,肌肉消瘦,膝盖踝骨反大,脚趾麻木,形如鼓槌;并治软瘫疯,肢体痠痛,手足无力,拘挛不得伸,弛纵不能,身软如绵,或骨节举动有声,终成瘫痪

猜你喜欢

  • 伤力嗽

    病证名。指因持重过度,内伤脏腑气血所致的咳嗽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伤力嗽,兼有痰涎。用白术、知母、茯苓、甘草、当归、白芍、川芎、麦冬、贝母、款冬花、花粉。”参见损嗽、咳嗽条。

  • 耳廓根部前面附着在侧头部的边缘部位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挟绳而上者,背也。”张景岳注:“颊之外曰绳。”

  • 怫郁

    郁结不舒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设面色缘缘正赤者,阳气怫郁在表,当解之,薰之。”

  • 劳伤

    即劳倦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万氏家传广嗣纪要

    见广嗣纪要条。

  • 揭唇

    出《灵枢·本藏》。谓:“揭唇者脾高,唇下纵者脾下。唇坚者脾坚,唇大而不坚者脾脆。唇上下好者脾端正,唇偏举者脾偏倾也。”揭者,高举也(《说文》)。即用唇的所见估计本脏“脾”的情况。

  • 大趾

    足的第一趾。又名足大趾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胃足阳明之脉……;其支者,别跗上,入大趾间出其端。”

  • 疝瘕

    病名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脾传之肾,病名曰疝瘕。”又名瘕疝、蛊。因风邪化热传于下焦,与湿相合而致,其症小腹部热痛,溺窍流出白色粘液,宜用五苓散之类。因风寒与腹内气血相结而致。症为腹皮隆起,推之可移

  • 石硫黄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硫黄,详该条。

  • 净府

    即膀胱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开鬼门,洁净府。”详膀胱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