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科启玄》卷十一方。大黄、栀子、牡蛎、金银花、木通、连翘、乳香、牛蒡子、没药、栝蒌、皂角刺、地骨皮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五钱,壮者加朴硝,水、酒各半煎服。治疔疮走黄。
出《广志》。为鹌鹑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外肾,即睾丸。见《兰室秘藏·阴痿阴汗门》。又称两丸冷。《证治准绳》:“两外肾冷,两髀枢阴汗,前阴痿弱,阴囊湿痒臊气,宜柴胡胜湿汤。”参见两丸冷条。
肩解的俗称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其臼含纳臑骨上端。其处名肩解,……俗名吞口。”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蜀葵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二。即腮痈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。即肠风,详该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糯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水龙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唇紧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