疟疾之一。指三阴疟疟邪游溢他经而成。《症因脉治·游疟》:“游疟之症,先起三疟,后又加一发,连发二日,只停一日,如少阴经子午卯酉日之疟,至明日辰戌丑未又加一发,此少阴之疟,余邪游入太阴;又如辰戍丑未之疟
病证名。指初生儿脐带未脱时,脐带被水浸湿所致的病证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:“若脐中水及冷,则令儿腹绞痛,夭(音义同纠。夭纠,形容小儿屈曲绞痛不堪之状)啼呼,面目青黑,此是中水之过。”为寒湿之邪,结于腹
【介绍】:见余午亭条。
指神气的耗散与恢复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观其色,察其目,知其散复。”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细辛大黄丸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藏医家。医术高明,求医者多有良效。著有《医药本论》、《四部医典释义新目》等。
小儿推拿方法。即合阴阳。见《陶朱公致富全书·卫生至要》。详和阴阳条。
耗散的元气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散气可收,聚气可布。”
见幼科发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指两种药物同用可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。如乌头反半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