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黄水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称内针、下针。指将针刺入穴位,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。
见司牧安骥集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安徽歙县人。精通医理,辑有《苍生司命》一书。
即足月分娩。《儒门事亲》卷五:“夫妇人大产。十月满足降诞者是也。”
《症因脉治》卷二方。枳实、厚朴、半夏、茯苓、陈皮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胃家有痰,兼有食积者。
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五:“此证生于鼻窍内,初觉干燥疼痛,状如粟粒,甚则鼻外色红微肿,痛似火炙。由肺经壅热,上攻鼻窍,聚而不散,致成此疮。”宜清热解毒。内服黄连解毒汤加桔梗
急性腿膝疼痛的外治方法。余梦塘《保赤存真》卷五:“凡腿膝患风寒湿气,可于夏伏天用糟坊内酒糟,下锅烧热,将布包两包,在患处热炙,冷即更换,寒湿气出尽,即愈。”
骨名。出《灵枢·背腧》。又名膂骨。即第一胸椎棘突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饴糖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