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科统秘
见眼科捷径条。
见眼科捷径条。
见尚论篇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道家、医生。撰有《延寿赤书》1卷。
见《药籢启秘》。为蟾蜍皮之处方名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瘖。详见瘖条。
病名,即杨梅疮。《幼幼集成》卷四:“小儿患此者,实由父母胎毒传染而致,然非寻常胎毒可比。……小儿梅疮,最为恶候,倘发于一二月间,或半周之内,最难救治,以其毒禀先天,来路既远,方药难及,即日服数匙之药,
即苦寒清热。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黑大豆皮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事方》。为蝼蛄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幼科释迷》卷五方。蜈蚣一条,胆南星二钱,全蝎、防风、白附子、远志、芦荟、延胡索、朱砂各一钱,麝香一字,金箔、银箔各三片。为细末,煮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一丸,薄荷煎汤送下。治急惊为痫。
气的虚衰不足。统指脏腑正气虚弱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如心气虚则神有不明,肺气虚则治节有不行,脾气虚则食饮不能健,肝气虚则魂怯而不平,肾气虚则阳道衰而精少志屈,胃气虚则仓廪匮而并及诸经,三焦虚则上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