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科著作。清庄一夔(在田)等撰。此书系《福幼编》、《急惊风证论》、《治验录》三书合刊本。介绍了作者治疗急、慢惊风的临床心得、方药及验案。现存清刻本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三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槐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针灸著作。中医研究院编。共六篇:针灸的发展及特点、经络、穴位、针法、灸法、临床治疗。书中根据中医理论体系,在继承和发扬针灸学遗产的基础上加以系统的整理。可供西医学习针灸及中医进修参考。1959年人民卫
推拿手法名。见曹锡珍《外伤中医按摩疗法》。捵是拉长、扯平的意思。①用一手或两手握住患肢的手指或足趾,作上下颠动。使患肢有如波浪起伏地抖动。②即拨法。
十二经脉之一。代号sP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脾足太阴之脉。起于大指之端,循指内侧白肉际,过核骨后,上内踝前廉,上踹内,循胫骨后,交出厥阴之前,上膝股内前廉,入腹,属脾,络胃,上膈,挟咽,连舌本,散舌下;
病名。指霍乱由感受污秽毒气所致者。《圣济总录·霍乱门》:“中恶霍乱者,客邪内干,正气暴乱,使胃中食物不化,气道否结,不得宣通,令人心腹卒痛,吐利烦闷,甚则精神冒昧,靡所知识。”治用十香丸、丹砂丸、桃枝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玄精石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四。多由脏腑壅滞,久积风热,脾肺不利,心胸痰饮,邪毒之气,冲注上焦,薰蒸牙齿所致。证见齿龈肿痛、溃破腐烂,甚而牙齿松动、脱落,或脓血俱出,虫蚀齿根,口内常臭。面色青黄,唇颊
【介绍】:见李世勣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