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兔儿伞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薤白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谷芽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是一种瘙痒性湿疮。出《金匮要略》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:“浅搔之曼延长不止,搔痒者,初如疥,搔之转生汁相连是也。”由心火脾湿,凝滞不散,复感风邪,郁于肌肤而成。初起形如粟米,瘙痒不止,搔破流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莼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瓦松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感寒即发的痫证。小儿内伤脾胃,外感风寒,结于胸膈之间,遇风寒即发。其症突然仆倒,不省人事,发出尖叫声,口涌痰涎。治宜断痫丸(《证治准绳》:皂角、白矾、蝎梢、僵蚕、雄黄、朱砂,白附子、麝香、乌蛇
见伤寒论本旨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颧疔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沈时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