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山西中草药》。即墓头回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指阳虚肺寒所致的多饮多溲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心移寒于肺,肺消。肺消者饮一溲二,死不治。”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以本症属阴消范围,参见阴消条。②指因心火刑肺,肺燥津耗所致者。《辨证录·消渴门》:
【介绍】:见张仲华条。
出《补缺肘后方》。为蓼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病在中焦,胃热则流热涎,脾虚则流冷涎。症见涎唾从口角流出,绵绵不已,睡时尤甚,以致浸淫口角及下唇,皮肤红赤,湿烂生疮。治法若因胃家有热者,宜清胃泻火。用清胃散加减;若因脾家虚寒者,宜温中补脾
见穴位磁疗法条。
运气术语。出《素问·本病论》。即在泉。参见司天在泉条。
即水谷之精。详该条。
即阳和解凝膏,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