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益母艾

猜你喜欢

  • 殷仲堪

    【介绍】:东晋时期大臣,兼通医学。陈郡(今河南淮阳)人。讲求孝道,深得晋孝武帝的赏识,后因争权夺利失败自杀。著有《殷荆州要方》,已佚。

  • 张升蛟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潮青,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,撰《痘疹前编》、《痘疹后编》等书,乃采集群书,参以临证心得之作,列述内症、外治法、本草、用药法、怪症等,前后三十年而成。

  • 疔肿

    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疔疮。见该条。

  • 救荒本草

    书名。明·朱(周定王)等原撰。4卷(又有2卷本、14卷本)。本书论述在荒馑时期,利用自然界的植物代替食品,以解决饥荒等问题。作者通过调查访问将民间可供食用的各种救荒草木(包括根、苗、花、实等)逐一描绘

  • 饮痰

    痰证之一。因痰饮留于四肢、膈上或胁下所致。见《赤水玄珠》卷六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七:“饮痰,停于膈上,一臂不遂,时复转移一臂,蓄于胁下,胁痛干呕,往来寒热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四:“饮痰成呕吐,胁痛,四肢不举

  • 伤寒论浅注

    书名。6卷。清·陈念祖撰。刊于1803年。本书按王叔和编次的《伤寒论》原文,但删去了他认为是王氏所增补的平脉辨脉篇、伤寒序例、诸可与诸不可等篇。作者于《伤寒论》注本中推崇张隐庵、张令韶二家,并按其体例

  • 周禹载

    【介绍】:见周扬俊条。

  • 屈肘俯掌位

    针灸体位名。见坐位条。

  • 痔漏薰洗法

    痔漏外治法之一。《五十二病方》已使用薰洗法治疗痔漏。即用药物煎汤先薰后洗的治疗方法。常用方剂有五倍子汤,荆芥汤,却毒汤,枳壳汤等。多具活血消肿、止痛止痒、收敛祛毒作用。适用于嵌顿性内痔、血栓外痔、炎性

  • 炼药

    即炼丹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