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百条根

百条根

①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一枝黄花之别名。②见《杨氏经验方》。为百部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鸦燕草

    ①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肺形草之别名。②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拦路虎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百虫入耳

    病名。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六。系指昆虫误入耳道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四:“百虫入耳,乃偶然误入之。如蝇、蚊细虫入耳,以麻油数点滴入窍中,虫亦自死取出。”参见虫入耳条。

  • 五膈散

    《奇效良方》卷十六方。枳壳(麸炒,去瓤)、青皮(去白)、大腹子、炒半夏曲、丁香、天南星(汤泡)、炮姜、炒麦芽、草果仁、白术各一钱二分,炙甘草五分。为末,加生姜五片,水煎服。治胸膈痞闷,诸气结聚,胁肋胀

  • 新编针灸学

    书名。鲁之俊编。本书是根据作者在解放战争时期部队学习针灸的讲稿编成。书中简要介绍了针灸的理论和方法,全身主要针灸刺激点(穴位)的部位、主治及一些常见病的刺激点等,末附某部军医的治疗效果统计表。1950

  • 赵观澜

    【介绍】:见赵术堂条。

  • 怀中抱月大小缠丝手

    练功方法之一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取弓箭步,前臂交于胸前,掌心朝上,斜向外上方弹出,旋即收至胸前,手掌翻转向两侧伸出,再迅速收至胸前。左右同姿,上下交替。

  • 透风于热外

    出《温热论》。风温一般须用辛凉药物散风,使风邪外透。若病者既有里热,又有外感风邪,即应用辛凉药物解表透邪,里热才能随之而除。但实际临床上多解表清里并用。

  • 溺窍

    尿道外口。

  • 陈承

    【介绍】:北宋医家。武林(今安徽贵池)人。早年丧父,母子居淮阴间,钻研医学,治病多有奇效。因见《本草》、《图经》二书流传不广,于是将二书合编,并附以古今论说和己见,1092年(元祐七年)编成《重广补注

  • 肉皂荚

    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即肥皂荚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