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论医案著作。3卷。清·心禅僧撰。刊于1890年。卷一有医论十七条,历数庸医误人之过,立论明确,文笔犀利;并论治病当先熟习未病时之正常生理状态,强调病各不同,治法方药亦应随之而变;后二卷大多为内科杂病
见《本草汇编》。为蛇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剂之一。用酸敛固涩药物组成,具有收敛精气作用的方剂。《沈氏尊生书·要药分剂》:“徐之才曰:涩可去脱,牡蛎、龙骨之属是也。”刘完素曰:滑则气脱,如开肠洞泄、便溺遗失之类,必涩剂以收敛之。”“张从正曰:
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二十三。即悬雍肿。详该条。
①指十二种原因不同的癥病。《中藏经》:“癥有劳、气、冷、热、虚、实、风、湿、食、药、思、忧之十二名也。”②指妇科的十二种经带病症。《备急千金要方·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三》:“何谓十二癥?是所下之物,一曰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西洋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兰室秘藏》。又名月漏、血漏、经血不断、漏下、漏下不止、月水不绝、月水不断、经脉不止、经候不止等。指阴道出血淋沥不断,或经期血来而持续日久不止,血量较少或略增多。病因多为气虚、血热、阴虚、气郁
出《履岩本草》。为高良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欧阳植条。
①书名,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某部《耳针》编写小组编。本书初步总结了十余年来国内开展耳针疗法的实践和疗效,并附彩图12幅。是学习和掌握耳针疗法较实用的书。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。②针刺耳廓特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