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美人蕉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K127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阴肾经。位于锁骨下缘,距胸正中线2寸处。布有锁骨上神经的前支,并有乳房内动、静脉的前穿支通过。主治咳嗽,气喘,呕吐,不嗜食,胸痛等。斜刺0.3~0.5寸,
六畜痫之一。即鸡癫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:“鸡痫之为病,摇头反折,喜惊自摇。灸足诸阳各三壮。”参见六畜间、鸡癫条。
太阳经证之一。详太阳伤寒条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石龙芮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针灸集成》。所载位置与肩柱骨同。见该条。
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
黑瓣苔,瓣底红。为脏腑热甚,消灼津血。症见口开目闭、烦躁沾语、狂妄便闭等,急用大承气汤下之,并用清热凉血之法治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即舌謇。详该条。
指腓肠肌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