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瘟黄

瘟黄

病名。指触感疫疠之气所致的黄疸。《明医杂著》卷二:“若时气发热,变为黄病,所谓瘟黄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疸源流》:“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,俗谓之瘟黄,杀人最急。”症见高热神昏,身目呈浑黄色,小便赤如浓茶,腹胀胁痛,甚至吐衄,便血或发斑,舌红绛,苔黄燥,脉弦洪数。治宜清热化湿、凉营解毒、芳香开窍等法,如茵陈蒿汤清瘟败毒饮甘露消毒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神犀丹等。危重者,急宜中西医结合抢救。本病亦称急黄。见《杂病广要·黄瘅》。参见急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下气海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。即气海,又名丹田。详气海、丹田条。

  • 小儿偏风

    病证名,又名偏风口噤,指小儿半身不遂,口眼歪斜的证候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若足阳明胃经气虚,风邪所乘,其筋脉偏急者,属外因;若足厥阴肝经风热乘脾,筋脉偏急者,属内因。若脾肺虚弱,腠理不密,外邪所乘…

  • 陈远公

    【介绍】:见陈士铎条。

  • 寒腰痛

    病证名。腰痛之一。指外感寒邪或阳虚生寒所致的腰痛。《证治要诀·诸痛门》:“若寒腰痛,见热则减,见寒则增。”因感寒邪所致者,腰痛而腰间冷如冰,或连背拘急,脉紧。治宜温散寒邪。用五积散、羌附汤等方;外用摩

  • 通玄指要赋

    见流注指要赋条。

  • 二〇四胃药

    即安胃片,见该条。

  • 猴草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老鸦糊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灵素节要浅注

    见灵枢素问节要浅注条。

  • 足少阳脉

    经脉名。即足少阳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:“足少阳脉:出于踝前;枝于骨间,上贯膝外兼(廉),出于股外兼(廉),出胁;枝之肩薄(髆);其直者,贯腋,出于项、耳、出(枕),出目外渍(眦)。其病:病足小指次〔指

  • 白石参

    见《云南中医验方》。为青羊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