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疔疮走黄

疔疮走黄

病证名。出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卷六。又名癀走。指疔毒迅速走散入于血分,全身出现高热神昏等症者。多因患疔毒时,正气内虚,或因热毒炽盛,失于调治,使疔毒散入血分,内攻脏腑所致。证见疮顶黑陷,无脓,肿势散漫,迅速向四周扩散,并伴寒热头疼,胸闷烦躁恶心呕吐,舌硬口干便秘或腹泻,舌绛苔黄,脉洪数或弦滑。重症可见神昏谵语,痉厥。治宜清热解毒凉血,内服五味消毒饮,热盛服黄连解毒汤加生大黄,重证服犀角地黄汤解毒大青汤。若昏愦服七星剑汤、疔毒复生汤外治疔疮。预防应提高抵抗力,及时正确治疗疔疮,尤其是面部疔疮切忌挤压。相当败血症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余含棻(fēn 分)

    【介绍】:见余梦塘条。

  • 绛雪园得宜本草

    见得宜本草条。

  • 经络伤

    病名。指外伤引起经络气血损伤的病证。见《圣济总录·伤折门》卷一百四十四。多因跌打、碰撞伤及经络所致。伤后轻者脉道不畅,气机不顺,血流受阻,局部轻度肿痛;重者脉道破裂,血离经脉,或瘀留体内,气机受阻,或

  • 清金益气汤

    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方。黄芪、知母、甘草、玄参、沙参、牛蒡子各9克,生地黄15克,川贝母6克。水煎服。治尪羸少气,劳热咳嗽,肺痿失音,频吐痰涎,一切肺金虚损之病。

  • 鱼鳅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即泥鳅,详该条。

  • 纪朋

    【生卒】:八世纪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吴(今江苏境内)人。是713~741年间的名医,以望诊察面色等为特长。

  • 实热证

    证名。指邪热亢盛,内外俱实的病证。见《此事难知·热有虚实外何以别》。多因热邪入侵,里热炽盛,或痰瘀、宿食阻滞所致。《万病回春·伤寒总论》:“伤寒阳毒斑黄者,狂叫欲走也。其症表里俱实,内外皆热,脉数有力

  • 漂摇草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小巢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戴麟郊

    【介绍】:见戴天章条。

  • 气味

    即性味。指药物寒、热、温、凉四气和辛、甘、酸、苦、咸五味的基本属性,它们直接影响药物的作用与效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