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橡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菟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是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。方剂的组成有一定的规律,就是君、臣、佐、使的配合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主病之谓君,佐君之谓臣,应臣之谓使。”君是指方中治疗主证,起主要作用的药物,按照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。臣是
小儿推拿方法。即乌龙摆尾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五。即杨梅疮。见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洋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毫毛耸然直竖。见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治》。
针灸疗法的一大类。简称针法。指应用特制的针具,刺激肌体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。一般是指用毫针刺激经穴、奇穴等治疗疾病(即体针);如以其它针具及特殊刺激形式或刺激特殊部位的穴位者,则另有专称。如耳针疗法、
见《本草正义》。为桑叶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痧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红痧,皮肤隐隐红点,如疹相似,痧在肌表,感受虽浅,热酒热汤,亦不可犯。外用焠刮。”用荆芥汤等。参见痧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