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针灸资生经》等作池头。即温溜,见该条。
十五络脉之一。原称足少阴之别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少阴之别,名曰大钟,当踝后绕跟,别走太阳,其别者,并经上走于心包,下外贯腰脊。”本络脉发生病变,可见气逆烦闷,实则小便不通;虚则腰脊疼痛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冲疽①。见该条。
脏腑相合之一。心与小肠在生理上相互配合,在病理上互相影响。心主血,小肠主泌别清汁,奉心生血。心热下移小肠,可出现小便赤涩或尿血;小肠实热,每见心烦、口舌糜烂。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脉互相络属,一脏一
见系络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中梓条。
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即紫梢花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海螵蛸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上搭手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僧。得四明僧人奉真之传,医术高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