睁眼。《灵枢·寒热病》:“阳气盛则瞋目。”
化痰法之一。治疗寒痰的方法。由于脾胃阳虚,寒饮内停。症见吐痰清稀、怕冷、手足不温,舌淡苔滑。用桂枝、茯苓、干姜、姜半夏、细辛等。
【介绍】:见倪枝维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即全蝎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又名水谷利。指小儿食物不化,与水液杂下的腹泻。多因脾胃素虚,饮食不慎,以致食物不消化而成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食不消,脾胃冷,故不能消化,当补脾,益黄散主之。”若其症伴有
问诊的十项重点内容。①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一问寒热二问汗,三问头身四问便,五问饮食六问胸,七聋八渴俱当辨,九因脉色察阴阳,十从气味章神见”。②陈修园《医学实在易》:“一问寒热二问汗,三问头身四问便
即泡法。详泡条。
病证名。我国地方病的一种,因其虫形似姜片,故名。虫色赤如生肉,故又叫赤虫。在东南沿海各省和华中某些地区都有流行,长江以北很少。本病可引起腹痛,腹泻,浮肿,贫血等症状,甚至引起小儿生长发育,但预后一般良
出《药性论》。即金箔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发于尻,名曰锐疽。”即鹳口疽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