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。曾任朝散大夫。
见《动物学大辞典》。为白花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半夏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即棉花子,详该条。
出《奇效良方》。指食指掌侧靠拇指一侧的脉纹。详小儿指纹条。
见《医方集解》。即五物香薷汤,见该条。
骨名。胸胁众骨之统称。包括胸骨和肋骨。
病名。出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五。即瘭疽。见该条。
又称气阴两伤。常见于热性病的过程中,如:①温热病耗津夺液,出现大汗、气促、烦渴、舌嫩红或干绛、脉散大或细数,有虚脱倾向者。②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,真阴亏损,元气大伤,出现神疲形怠、少气懒言、口干咽燥、
经穴名。代号KI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阴肾经。阴维脉之郄穴。位于小腿内侧,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直上5寸,当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端处。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,深层为腓神经本干;深层部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