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漏腋

漏腋
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:“腋下常湿仍臭生疮,谓之漏腋。”多由气血不和,湿热蕴蒸所致。其证腋下潮湿生疮有臭味。外用六物散(干枸杞根、干蔷薇根甘草各15克,胡粉、商陆根、滑石各3克),共为细末,用醋调涂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去来汤

    《辨证录》卷二方。人参、茯苓、苍术各三钱,白术五钱,甘草、川乌各二钱,半夏一钱。水煎服。治气虚而微感寒湿之邪,邪冲心包,心痛忽作忽止,一日十数遍,饮食无碍,昼夜不安。

  • 寒则收引

    收引,即挛缩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诸寒收引,皆属于肾。”当寒邪侵入人体,留滞于经络关节肌肉之间,则络脉收缩,筋肉拘急,气血流行被阻,因而产生疼痛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寒气入经而稽迟,泣而不行。客于

  • 壁泥风

    病名。见《解围元薮》卷一。即疠风,外表有白色泥土状者。

  • 冒暑眩晕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三。又称中暑眩晕。详该条。

  • 肾虚经乱

    见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。即肾虚经行先后无定期。详该条。

  • 筋疽

    病名。①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:“……发夹脊两边大筋,其色苍,八日可刺,若有脓,在肌腹中……。”证治见外痈条。②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又名痿漏、曲疽、冷疽。即生于昆仑穴(在外踝与跟腱之中央凹陷部腓骨短肌中

  • 横翳

    病证名。又名剑脊翳。①属外障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为横于黑睛外之剑脊翳。②属内障。见《古今医统》。即横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
  • 病穿板

    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四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水飞雉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水飞蓟,详该条。

  • 谢复古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曾任翰林学士,以医药闻名,尤精于伤寒,阐发仲景之学。撰《难经注》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