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痘疹金镜录条。
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二。即脾冷涎多。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两种性能相类的药物同用,以互相增强作用。如知母配黄柏。
书名。4卷。清·祁坤撰于1665年。卷1为总论部,历述痈疽等病的诊治要点、各种治法及常用方剂;卷2~3为分治部,按照头面、颈项、背、腰、胸腹等身体部位分列各种外科疾病的证治、验案;卷4为不分部位的大毒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杜茎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。即蛇节疔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证名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中:“肌肉如铁,胸腹串痛,按之有跳跃之处。……针刺不得入,此真气已竭,血不流行,则肌肉呆板。”
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干金要方》注。即石关,见该条。
见证治准绳条。
指病邪在某经传变至尽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,以行其经尽故也。”参见传经尽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