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清咽汤

清咽汤

①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二方。升麻玄参射干连翘栀子黄芩石膏当归尾、麦门冬生地黄薄荷大黄金银花甘草节。水煎服。治疹后热毒上冲,喉哑疼痛,饮水不止。②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荆芥穗、防风(微寒略用,有汗勿用)、桔梗杏仁、薄荷、生甘草、枳壳、鲜浮萍牛蒡子前胡(酌用)、僵蚕橄榄。水煎服,取汗。治疫喉初起,寒热咳嗽咽喉肿痛,已破未破者。如痰多呕吐者,去甘草,加橘红(盐水炒)、郁金;汗多者,去浮萍、防风、前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吴天士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楚条。

  • 豆卷

    见《本草便读》。为大豆黄卷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六科证治准绳

    见证治准绳条。

  • 丹候

    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:“风热毒气,客于腠理,热毒搏于血气,蒸发于外,其皮上热而赤,如丹之涂,故谓之丹也。”详有关丹病各条。

  • 医愈郎

    元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官医提举司,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八品。

  • 水银霜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粉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纹滞

    即指纹郁滞,推之不畅。主病邪稽留,阻遏营卫运行,每因痰湿、食滞、邪热郁结所致,均属实证。

  • 小肠泄

    病名。《难经·五十七难》:“小肠泄者,溲而便脓血,少腹痛。”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用承气汤、加减平胃散、七宣丸、香连丸、芍药蘗皮丸等方。

  • 徐安仁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撰《守论纂要》10卷,佚。

  • 足厥阴

    十二经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足厥阴肝经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