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。为望江南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五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通俗伤寒论·秋燥伤寒》。即凉燥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,为龙胆地丁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针灸医生。精晓经络、针术,所用穴位虽多为古医书所未记载,但治疗效果很好。
中西医汇通派的简称。详见该条。
病名。指每逢经期出现感冒的病症。多因卫阳不固,营卫不和所致。若因阳虚气少,卫外不固。症见经期畏寒恶风,头痛鼻塞流涕。治宜温阳益气祛风。方用玉屏风散加桂枝,白芷等。若因经期气血入胞,营卫不和,症见经行乍
鬲,同膈。横膈膜上胸腔部。《素问·刺热论》:“颊上者,鬲上也。”
疾病反映于体表呈带状的敏感区域。穴区带疗法就以此为依据。它与敏感点(或压痛点)不同,前者为“面”,后者为“点”。
用沉降的药物,以治疗邪气上逆的病证。如咳嗽气上逆,痰多而稠,苔微黄,脉滑,用苏子降气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