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因情志刺激过度所致的泄泻。《医学入门·杂病》:“七情泻腹常虚痞,欲去不去,去不通泰。”《景岳全书·泄泻》:“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,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,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,此肝脾二脏之病也
十二经别之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厥阴经别,见该条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即常山,详该条。
养生方法之一。是指在思想宁静情况下,出现的深、长、柔、匀的呼吸,这是一种理想的呼吸形态。《安般守意经》中谓:“息有四事,一为风,二为气,三为息,四为喘,有声为风,无音为气,出入为息,气出入不尽为喘也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对《素问》有较深的研究。王冰注解《素问》前,曾向元珠先生学习请教。
病名。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五。指瘤体日久破溃化脓者。
即上实下虚。详该条。
见《孙天仁集效方》。为莲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舌鉴辨正条。
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五。即来复丹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