枳实消痞丸
即失笑丸,见该条。
即失笑丸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四。生于腰胯间的石疽。详石疽条。
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水苦荬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黑及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外台秘要·崔氏别录》,所述取穴法繁复。《针灸聚英》认为:“合太阳行背二行膈俞、胆俞四穴。”今多从之。主治痨瘵,咳嗽,喘息,虚弱羸瘦等。艾炷灸7~15壮。
见苏沈良方条。
病名。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杂医科》:“五味子散治五更天明溏泄一次,名肾虚泄。”详肾泄、肾虚五更泄泻条。
①即人中沟,见该条。②经穴名,代号DU2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肘后备急方》名人中。别名鬼宫、鬼市、鬼客厅。属督脉。督脉、手足阳明之会。位于鼻柱下,人中沟的上1/3与中1/3交点处。一说“在鼻下三分,
病名。指挟头风而发的瘰疬。出《疬科全书》。多因肝气郁结所致。治宜开郁行痰,服解郁化痰丸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走游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