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博议
见本草乘雅半偈条。
见本草乘雅半偈条。
【生卒】:十九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定圃。浙江桐乡人。医术精工,博极群书。所撰《冷庐医话》,后人有较高评价。又撰《再续名医类案》,未见刊行。
对外感挟湿型痢疾的治法。本证除有痢疾主症外,兼有恶寒、发热、头痛、身痛、无汗等表证。用人参败毒散治疗。本方疏表除湿,寓通于散,使表解而里滞亦除。亦即前人所谓从表陷里者仍当由里出表,如逆水中挽船上行之意
出《脉经》。一指月经不调。二指经闭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字冰壑,号敬直老人。泰宁(今福建泰宁)人。精医术,尤擅长养生,并据宋·陈直《养老奉亲书》予以增订补充,编成《寿亲养老新书》三卷。
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。即两目瞏瞏直视,作傍徨惊顾之状。儿在胎中,孕母骤受大惊卒恐,以致儿袭其气,生后出现目瞏,宜按胎惊治之。《儒门事亲》治一儿目瞏,目赤多泪,令服瓜蒂散加郁金,上涌下泄,排出
外治法之一。亦称起泡、提泡。用具有刺激性的药物,敷贴于特定部位上,使之发泡的治法。如硃砂巴豆膏敷印堂穴治白喉;斑蝥研粉,放于小膏药中心,贴项两侧(患左贴右,患右贴左)治急性扁桃体炎(贴后三、四小时起泡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草石蚕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腓骨,位于骨之外侧。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六。
重,谓脏气重迭;强,谓气不和顺。指脾病不能输养四脏,出现四肢不举、九窍不通等脏气功能障碍的病证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中央土以灌四傍……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,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,名曰重强。”
出《海药本草》。即乳香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