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掖门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厥论》。指血因呕吐而出,有多至盈盆倾碗者。常因恼怒、过劳及伤于酒色所致。亦有因暴怒伤肝,气火上逆者,兼见胸胁疼痛,心烦不宁,少寐多梦。甚者可见惊狂骂詈,不辨亲疏。舌质红,脉多弦数。治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《素女经》:“女人阴深一寸曰琴絃。”即阴道内一寸处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字时举。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。撰《四时治要》1卷,专论时疾疟痢吐泻伤寒之类。已佚。
病证名。指患经崩气血俱虚,而又继续发生痘疮。此时正不胜邪,宜用十全大补汤治之。若见痘色灰白平塌难发难胀者,则加熟附子一、二片,使里气充足,毒无停滞,服后饮食增进,痘形起胀者为顺,否则为逆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七。即油风。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蟾酥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著有《十全博救方》1卷。已佚。
出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。即阴脏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