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暴癥

暴癥

病名。指发生较为急暴的腹部癥块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癥瘕病诸候》:“暴癥者,由腑藏虚弱,食生冷之物,藏既虚弱,不能消之,结聚成块,卒然而起,其生无渐,名曰暴癥。”常见食少无力,四肢瘦瘁,心腹胀痛,甚则腹中有物如石,痛如刀刺,昼夜啼呼。可用蜥蜴丸、巴豆丸等方(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四十丸)。本证类似腹腔癌肿。参见癥病有关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老鸹筋

    见《东北资源植物手册》。为老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初生脚气

    病证名。小儿新生即见全身水肿,尿量减少,体温低下,吮乳无力,反复呕吐,肢体柔软,终日睡眠,啼声低弱,或生后尚啼,次日起即不啼,此一系列症状,必与母亲脚气同时出现。一般只须改变乳食,如换以牛奶、蛋黄、豆

  • 儿痉

    病名。见高淑濂《胎产方案》,即子痫。详该条。

  • 刘默生

    【介绍】:见刘默条。

  • 牛角胎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牛角,详该条。

  • 重汤

    熏蒸疗法之一。即隔汤。用盛药水之器皿坐放于大盆之滚汤中,使药水保持热气较久,多供洗疮疡用。

  • 筋碎补

    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草石蚕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跌扑胁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肝病源流》。多由跌扑损伤,污血凝滞胁肋所致。临床多见胁痛昼轻夜重,或肋下有块,午后发热,或兼见喘逆,疼痛部位固定,脉多涩。治宜活血行气,化瘀通络。如复元活血汤、膈下逐瘀汤等方

  • 元胡索

    见《药品化义》。即延胡索,详该条。

  • 闭门草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夜关门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