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摄法

摄法

①刺法名。指入针后,以指甲在针刺穴位所在经络上下进行按捏的方法。《针经指南》:“摄者,下针如气涩滞,随经络上用大指甲上下切,其气血自得通行也。”《针灸问对》:“下针之时,气或涩滞,用大指食指中指三指甲,于所属经分来往摄之,使气血流行,故曰摄以行气。”本法多用于针刺感应迟钝和发生滞针的患者。②推拿手法名。手指对合捏拿住穴位后,再予以牵拉。作用与拿法相似而刺激量较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魏玉璜

    【介绍】:见魏之琇条。

  • 甲己化土

    运气术语。指逢甲己为土运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甲己之岁,土运统之。”

  • 周颋(tǐng 挺)

    【介绍】:见昝殷条。

  • 任脉之别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任脉络。详该条。

  • 鼠耳草

    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母指

    出《灵枢·五色》。即拇指。详该条。

  • 枣儿槟榔

    出《随息居饮食谱》。即枣槟榔,详该条。

  • 杨贞颐

    【介绍】:见杨时泰条。

  • 鼻痛

    指鼻腔疼痛。多因风邪郁热、痰火上阻清窍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鼻痛候》:“肺气通于鼻,风邪随气入于鼻内,搏于血气,邪正相击,气道不宣,故鼻痛。”症见鼻塞隐痛,口舌干燥等,治宜宣肺通窍,用藿香正气散、祛风通

  • 锁膈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婴童百问》。慢惊风口生疮,不能乳食者为锁膈。小儿患慢惊风后,吐泻不止,因津液消烁,致脾虚肝旺,口内生疮。治宜平肝补脾,予服独参汤,或四君子汤;并以南星末敷足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