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六棱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奇效良方》。位于舌面中点。主治哮喘,咳嗽,消渴,舌强,吐舌等。先用消毒纱布裹舌外牵,直刺0.1~0.2寸。或点刺出血。若治哮喘咳嗽,可用隔姜灸。如热嗽,于艾炷中加雄黄末少许;如冷嗽,则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红药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:“妇人胎前精神困倦、面青内兼风邪、饮食不思、贪睡,宜用四物汤则安。”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小巢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箕门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硇砂药材之一种,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接骨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针刺辅助器具。呈管型,长度略短于所用毫针,粗细以通过针尾为度。应用时将针放入管内,置于穴上,以指力弹击针尾,使针迅速刺入皮内,可以减轻疼痛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豨莶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