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恶肉

恶肉

病名。①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五:“恶肉者,身中忽有肉,如赤小豆粒突出,便长如牛马乳,亦如鸡冠状,亦宜服漏芦汤,外可以烧铁烙之,日三烙,令稍焦,以升麻膏敷之。”本病似包括疣赘及疤痕疙瘩等。②即腐肉。《外科理例》卷一:“恶肉者,腐肉也。痈疽溃后,腐肉凝滞,必须去之,推陈致新之意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胎前精神困倦

    病证名。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:“妇人胎前精神困倦、面青内兼风邪、饮食不思、贪睡,宜用四物汤则安。”

  • 榕树须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即榕须,详该条。

  • 宋迪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人,兼通医学。熙宁中(1068~1077年)邠州(今陕西彬县)地方官。撰《阴毒形证诀》1卷,已佚。

  • 郑青岩

    【介绍】:见郑承海条。

  • 大正气汤

    见《赤水玄珠》卷五。即大正气散,见该条。

  • 小儿哮喘

    病名,又名小儿吼病。哮和喘是两种不同的症状,《罗氏会约医镜》:“喘者气急声高,张口抬肩,摇身撷肚,惟呼出一息为快,此肺经邪气实也。……哮者,其症似喘,但不如喘出气之多,而有呀、呷之音。呷者口开,呀者口

  • 熊胆水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救必应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木蒴藋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接骨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吴樽(zūn 尊)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尚先条。

  • 百日疮

    病名。①见《医宗金鉴·痘疹心法要诀》。即小儿出生后百日内出现的瘙疹。详瘙疹条。②见清·谈金章《诚书痘疹》。即痘疮。详痘疮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