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虫
即蛔虫,详该条。
即蛔虫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《儒门事亲》卷四:“夫病疳利,米谷不化,日夜无度,腹中雷鸣,下利完谷出。可用导水丸、禹功散,泻讫,一二日可服胃风汤,不愈则又可与桂枝麻黄汤,发汗则愈矣。”②即疳痢,详该条。
宋代太医局培养医生设立之科目。即大方脉、小方脉、风科、眼科、疮肿兼折疡、产科、口齿兼咽喉科、针兼灸科、金镞兼书禁科。
病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鳅疽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疗条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木蓝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瑞香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即无莿根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黑夜精明证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即苘麻,详该条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论述五运六气的一般规律,从太过、不及、平气的岁气变化,说明运气对宇宙万物的影响,因其用天干以纪地气,地支以纪天气。古人认为,天地运气是宇宙间万物的本元,此文专篇纪而论之,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