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五痔方》1卷。
证名。指便下多气泡如蟹沫状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六。为气痢证候之一。详见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伸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多由寒邪外袭,火热内蕴致使喉关及喉核等处色白,咽喉不适,或呈现溃烂而斑色红紫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上:“此症因寒包火,伏于肺经。白而不肿,上有红紫烂斑,脉象不数,身热怕寒,火欲外发。用六味汤加味。”
【介绍】:见周学海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又名舌短、阴强舌。因寒凝胸腹者,症见舌缩而四肢厥冷,脉象沉伏,治宜温中祛寒。因心脾积热者,症见舌缩难言,蒸蒸发热,脉沉而数,治宜清心开窍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芥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食疗本草》。为苦竹笋之简称,详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,官阶从七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见伤寒图歌活人指掌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