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山东中药》。为藜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藏茄之藏语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小儿丹毒之一种。丹先发背部,后漫及全身,一日一夜即可成疮,色如红枣。未成疮时宜用棘根煎汤外洗,若已成疮,宜用赤小豆末敷之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血风藤之别名。
即胎兼癥瘕。详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苦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由蛔虫而引起的疳疾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第八十七。小儿脏腑虚弱,如饮食不洁,蛔虫感染,或喜食肥甘、香饵,损及脾胃,则湿浊不化,易生虫疾。症见腹中攻痛,时缓时止,呕吐清涎,腹胀,面色青黄,唇色淡白
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十四。即瘫痪。详该条。
同收涩。详该条。
指病邪侵袭。《素问遗篇·刺法论》:“真气不正,故有邪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