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。为望江南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骨名。又名心蔽骨、鸠尾骨。详鸠尾骨条。
又称腥臊气。病者的痰液、汗液、白带、粪便等分泌物或排泄物所发出的特殊臊臭气味。
见六种新编条。
见脉诀汇编说统条。
指腹腔及其内脏组织。如腹腔内脏腑器官疼痛称腹中痛。《素问》有专篇讨论腹腔几种疾病,名《腹中论篇》。参见腹中论篇条。
证名。出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指胁肋部满闷按之坚硬的症状。胁肋为少阳经脉分布之区,病邪与水饮痰瘀凝聚于少阳之募,故见鞭满。治宜和解或兼用攻消,可用小柴胡汤加减。本症常兼见寒热,胸胁满闷,呕吐等
见《医说》。指指缝中因搔痒,成疮,血溅出不止者。
骨伤治法之一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一。即正骨手法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2卷。清·柯逢时撰。见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