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脉表里相合之名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指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相合而言。
病证名。清·康维恂《眼科菁华录》:“未产目病号兼胎。”即妊娠目病。详该条。
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蓖麻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萹蓄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。为九疸之一。《外台秘要》卷四。以肺瘅为膏疸,症见身面皆黄,饮少而小便多。多因饮食过度,醉酒劳伤,脾胃有瘀热所致。治宜秦椒散等方。参见黄疸条。
消瘦干燥之意。《灵枢·根结》:“皮肉宛膲而弱也。”
病证名。指肺有郁热复感于寒所致的咳嗽。古称寒暄。《类证治裁》卷二:“寒包热,热郁肺俞,遇秋冬寒凉辄发咳,寸脉坚,声音窒,但解其寒而热自散。麻杏石甘汤或金沸草散。”参见寒暄条。
用清热利尿化石的药物,以清下焦湿热,消除结石,解除排尿涩痛,淋沥不畅的治法。常用方药有八正散、石苇散等。
即玉门。出《脉经》。指已婚妇女而未经产的阴道外口。参见玉门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猪牙皂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