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油甘
见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。为山小橘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。为山小橘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痹论》。肝痹、心痹、脾痹、肺痹、肾痹的总称。详各该条。
见济生续方条。
出《灵枢·卫气》。即背俞穴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穿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冲疽①。见该条。
即上眼睑。见胞睑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外科钤古方》卷六十四。琥珀(甘草水煮)、珍珠(炒,或豆腐包蒸)、朱砂、钟乳石(同甘草、木香各一钱同煮)、炒飞罗面各三分半。为细末,每服二至七厘,加冰片半分,用土茯苓一斤,病在上加木香二钱
《喉科指掌》卷一方。荆芥穗、薄荷各三钱,炒僵蚕、桔梗、生甘草、防风、前胡、枳壳各二钱。为粗末,水煎去渣,徐徐漱咽。治一切咽喉诸症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白牛膝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指气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阴者,藏精而起亟也。”张景岳注:“亟,即气也。观阴阳应象大论曰:精化为气。即此藏精起气之谓。”②与极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