尾底骨
即尾骶骨。详该条。
即尾骶骨。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对节树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保健药石——麦饭石》。为麦饭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原始》。即赤小豆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乳蛾发于一侧者。见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卷六。见乳蛾条。
看耳后筋纹诊痘法。见《丹台玉案》六卷。耳后筋纹淡红为吉,若紫黑青白为凶。耳后红筋一条,无枝叶主心经痘;耳边紫黑鱼刺形主肝经痘;耳后苍筋主痘稀、脾经痘;耳后淡白乱如蔴,将来必主脾经痘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狼把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针刺麻醉法之一。是在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刺麻醉方法。目前多用于眼部、口腔、颌面部、颈部手术。一般取对侧足底后1/3内侧“头”、“目”二穴;也可根据脏象学说选取相应穴位。操作方法参足针疗法条。
病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有混睛障尽去,独存一翳,洁白映人,本科(眼科)曰孤星伴月。”属宿翳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肿于喉两傍者,为双鹅。”即双乳鹅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曲差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