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指脾的阴阳五行属性及生理、病理特点。脾胃于五行属土,但脾为脏而属阴,主运化水谷,脾气易为湿浊所困,故称其为湿土。《血证论》卷一:“脾称湿土,土湿则滋生万物,脾润则长养脏腑,……若湿气太甚,则谷亦不化
即肾火偏亢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八。即蛭食。详该条。
指伤寒病汗、吐、下、和、温、清等六种治法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婆婆指甲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舌中见白苔,边见微黄苔的舌象。为湿热蕴结大肠之候,可兼见腹痛、泄泻或下痢,治宜清热燥湿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卤地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疫病后期,不因劳复、食复等因素,而由于病邪未尽而复发者,称“自复”。见《温疫论》下卷:“若无故自复者,以伏邪未尽,此名自复。当问前得某证,所发亦某证,稍与前药,以撤其余邪,自然获愈。”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撰有《尊生要诀》1卷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模樝之别名,详该条。